棱鏡度允差檢測概述
棱鏡度是衡量眼鏡鏡片(尤其是矯正斜視或訓(xùn)練視覺功能的鏡片)光學(xué)性能的關(guān)鍵參數(shù)之一,它描述了光線通過鏡片特定區(qū)域時產(chǎn)生的偏折程度。棱鏡度允差檢測則是確保成品鏡片(包括單光、多焦、漸進鏡片等)的實際棱鏡度值嚴格控制在國家或國際標準規(guī)定的允許偏差范圍內(nèi)的過程。這項檢測對于保障佩戴者的視覺舒適度、矯正效果以及雙眼協(xié)同工作能力至關(guān)重要。尤其是在處方鏡片中,棱鏡度偏差過大會導(dǎo)致視覺疲勞、頭暈、復(fù)視甚至眼位異常等嚴重問題。因此,棱鏡度允差檢測是眼鏡鏡片出廠前或驗配環(huán)節(jié)中不可或缺的強制性質(zhì)量檢驗項目。
主要檢測項目
棱鏡度允差檢測的核心項目通常包括:
- 單棱鏡度允差: 在鏡片光學(xué)中心或指定參考點處測量的單個棱鏡度(通常以棱鏡度單位Δ表示)與其標稱值(處方值或設(shè)計要求)之間的偏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nèi)。
- 合成棱鏡度允差: 對于存在水平和垂直兩個分量棱鏡度(如處方棱鏡)的情況,需分別檢測水平分量(通常標記為底朝內(nèi)/外)和垂直分量(通常標記為底朝上/下)的允差。有時也需計算合成棱鏡度的矢量大小及其允差。
- 棱鏡基底方向允差: 檢測實際棱鏡基底方向(棱鏡最厚的部分所指方向)相對于標稱方向的偏差角度是否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這對于確保棱鏡矯正方向準確至關(guān)重要。
- 區(qū)域棱鏡度(如有要求): 對于多焦點或漸進鏡片,可能在特定視區(qū)(如遠用區(qū)、近用區(qū)、漸進通道)有額外的棱鏡度要求或允差限制。
核心檢測儀器
棱鏡度允差檢測主要依賴于以下高精度光學(xué)測量儀器:
- 自動焦度計/電腦驗光儀: 這是最常用、最高效的檢測設(shè)備。
- 原理: 通過測量光線透過鏡片后焦點的位移量(或像的偏移量)來計算棱鏡度及其基底方向。
- 操作: 將被測鏡片放置在儀器測量座上,定位好光學(xué)中心或特定點,儀器會自動投射光束并接收分析,快速給出該點的球鏡度、柱鏡度、軸位、棱鏡度及基底方向等參數(shù)。
- 優(yōu)勢: 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通??蛇_±0.03Δ 或更高)、操作簡便,并能直接顯示與標稱值的差值。
- 分光測角儀/棱鏡度測量儀: 一種更精密、基于角度測量的光學(xué)儀器。
- 原理: 利用精密的角度刻度盤或光電編碼器,測量光線通過被測棱鏡(或鏡片)后偏轉(zhuǎn)角度的精確值,再根據(jù)公式換算成棱鏡度。
- 應(yīng)用: 常用于高精度棱鏡(如光學(xué)儀器用棱鏡、高處方棱鏡鏡片)的檢測或作為焦度計的校準標準。
- 鏡片測度表(Lens Clock): 主要用于測量鏡片表面曲率,通過測量前后表面在特定點的曲率差,間接估算該點的棱鏡度(需要知道鏡片材料和中心厚度),精度相對較低,主要用于輔助判斷或粗略估計。
標準檢測方法
棱鏡度允差檢測的標準化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以使用自動焦度計為例):
- 儀器校準: 檢測前必須嚴格按照制造商說明或相關(guān)標準(如ISO 9342)對焦度計進行校準,確保零點準確性和測量精度。
- 鏡片定位:
- 根據(jù)檢測要求,將被測鏡片放置在測量座上。通常需要將鏡片的光學(xué)中心(或標稱棱鏡度參考點)對準儀器的測量中心點。
- 對于有散光的鏡片,需確保散光軸位標記(如有)與儀器軸位參考對齊。
- 鏡片表面需清潔,無污漬、劃痕干擾測量光束。
- 測量點選擇:
- 單光/球面鏡片: 主要測量光學(xué)中心點。
- 多焦點/漸進鏡片: 除光學(xué)中心點外,還需測量遠用參考點、近用參考點、棱鏡參考點(PRP,通常與遠用點重合或有特定設(shè)計位置)以及可能規(guī)定的其他控制點(如漸進通道上的特定點)。
- 執(zhí)行測量: 啟動儀器測量程序?,F(xiàn)代焦度計通常在固定測量點或通過掃描模式自動完成測量。
- 數(shù)據(jù)讀取與記錄: 儀器屏幕直接顯示測量點的棱鏡度值(通常分水平分量H、垂直分量V)和基底方向。記錄實際測量值。
- 允差判定: 將實際測量值與標稱值(處方或設(shè)計要求)比較,計算偏差值。檢查該偏差值是否在適用的產(chǎn)品標準(如ISO 8980-3, GB 10810.3等)規(guī)定的允許范圍內(nèi)(參見下文“檢測標準”)。
- 結(jié)果報告: 記錄檢測結(jié)果(通過/不通過),并出具檢測報告。
關(guān)鍵檢測標準
棱鏡度允差檢測必須依據(jù)國家或國際標準進行,主要標準包括:
- ISO 8980-3:2013 (Ophthalmic optics — Uncut finished spectacle lenses — Part 3: Transmittance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這是國際上最權(quán)威的眼鏡鏡片標準之一。其第3部分(原ISO 8980-3:2003已被修訂整合)規(guī)定了包括棱鏡度允差在內(nèi)的多項光學(xué)參數(shù)要求。該標準根據(jù)鏡片類型(單光/多焦點)和棱鏡度大小規(guī)定了詳細的允許偏差限值(以Δ為單位),通常包括:
- 單光鏡片: 在指定點(通常是光學(xué)中心)的棱鏡度允差。對于標稱棱鏡度≤2.00Δ,允差通常為±(0.25 + 0.1 * |Pnom|) Δ 或 ±0.25Δ(取較大者);對于標稱棱鏡度>2.00Δ,允差通常為±(0.50 + 0.05 * |Pnom|) Δ 或 ±0.37Δ(取較大者)。其中Pnom為標稱棱鏡度。
- 多焦點鏡片(包括雙光、三光、漸進): 在遠用參考點和近用參考點的棱鏡度允差要求同上(單光要求)。另外,還規(guī)定了垂直棱鏡差異(遠用點棱鏡度垂直分量與近用點棱鏡度垂直分量之差)的允差,通常不超過(1 + 0.1 * |Add|) Δ 或 1Δ(取較大者),其中Add為下加光。
- GB 10810.3-2006 (眼鏡鏡片 第3部分:透射比規(guī)范及測量方法): 這是中國國家標準,很大程度上等效采用了ISO 8980-3 (2003版),對棱鏡度允差的要求與ISO標準基本一致。
- 其他相關(guān)標準:
- ISO 21987:2009 (Ophthalmic optics — Mounted spectacle lenses): 對已裝框鏡片的棱鏡度要求(通常指在配鏡十字點或處方要求點的允差)。
- ISO 13666:2019 (Ophthalmic optics — Spectacle lenses — Vocabulary): 定義了棱鏡度等相關(guān)術(shù)語。
- ISO 9342-1/-2 (Ophthalmic optics — Test lenses for calibration of focimeters): 規(guī)定了用于校準焦度計的測試鏡片,確保棱鏡度量值的溯源性和準確性。
總結(jié): 棱鏡度允差檢測是確保眼鏡
CMA認證
檢驗檢測機構(gòu)資質(zhì)認定證書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認可
實驗室認可證書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認證
質(zhì)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