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顏色不均勻性測量檢測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5-07-22 08:24:44 更新時間:2025-07-21 08:24:44
點擊: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空間顏色不均勻性測量檢測:關鍵技術要素解析
在高端顯示設備(如LCD、OLED顯示器)、LED照明面板、汽車內(nèi)飾照明、印刷品質(zhì)量管控以及各類對色彩均勻性有嚴苛要求的應用領域,空間顏色不均勻性(Spatial Color Non-Unifor" />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5-07-22 08:24:44 更新時間:2025-07-21 08:24:44
點擊: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在高端顯示設備(如LCD、OLED顯示器)、LED照明面板、汽車內(nèi)飾照明、印刷品質(zhì)量管控以及各類對色彩均勻性有嚴苛要求的應用領域,空間顏色不均勻性(Spatial Color Non-Uniformity)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指的是在光源或顯示設備的工作表面(二維平面)上,不同空間位置呈現(xiàn)的色彩(色度坐標、亮度、色溫等)存在差異的程度。過大的空間顏色不均勻性會嚴重破壞視覺效果的統(tǒng)一性、降低產(chǎn)品檔次,甚至引發(fā)用戶視覺疲勞。因此,建立科學、精確的測量與評價體系,對于產(chǎn)品的研發(fā)、生產(chǎn)質(zhì)量控制和使用體驗保障具有決定性意義。空間顏色不均勻性的檢測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明確的檢測項目、專業(yè)的檢測儀器、標準化的檢測方法以及權威的檢測標準。
空間顏色不均勻性的檢測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核心參數(shù)展開:
1. 亮度均勻性 (Luminance Uniformity): 測量平面上不同位置的光強度(亮度)變化。通常計算最大亮度(Lmax)、最小亮度(Lmin)、平均亮度(Lavg)以及表征整體均勻性的指標,如亮度均勻性指數(shù) (Luminance Uniformity Index, LUI = Lmin/Lmax 或 Lmin/Lavg) 或亮度偏差 (Luminance Deviation, ΔL/Lavg)。
2. 色度均勻性 (Chromaticity Uniformity): 測量平面上不同位置的色度坐標(通常使用CIE 1931 xy 或CIE 1976 u'v'色度系統(tǒng))的變化。關鍵指標包括:
3. 色溫差 (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CT Uniformity): 測量平面上不同位置白點的色溫變化范圍,常用最大色溫差(ΔCCTmax)或平均色溫偏差表示。
4. 色彩偏差 (Color Deviation): 在特定顏色(通常是RGB基色或白色)下,測量平面上各點相對于參考點(通常是中心點或平均點)在CIE色度圖上的距離(Δu'v')或計算色差(ΔEab*, ΔE00等)。色差指標能更綜合地反映人眼感知差異。
5. Mura缺陷 (Mura Defects): 指在顯示區(qū)域內(nèi)出現(xiàn)的、肉眼可見的亮度或色度斑塊(如云斑、亮暗線、黃斑等)。這通常需要結合視覺評估和儀器量化分析。
實現(xiàn)精確的空間顏色不均勻性測量,需要依賴專業(yè)的儀器設備:
1. 成像色度計 (Imaging Colorimeters / CCD-Based Colorimeters): 這是進行空間顏色不均勻性檢測的首選和核心設備。它本質(zhì)上是一個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數(shù)碼相機,其每個像素都經(jīng)過校準,能夠同時測量并記錄整個目標平面上所有點的絕對亮度值(Y)和色度坐標(x, y或u', v')。其主要優(yōu)勢在于:
2. 分光輻射度計 (Spectroradiometers): 通過測量目標點光譜功率分布(SPD)來計算亮度、色度坐標和色溫。精度極高,是實驗室校準的基準儀器。然而,其主要缺點是:
3. 點式色度計 (Spot Colorimeters): 功能類似于分光輻射度計的簡化版,直接測量目標點的三刺激值(X, Y, Z)或亮度色度。操作相對簡單,成本較低。但缺點同樣明顯:
4. 輔助設備: 暗室(或遮光罩)、定位平臺(保證儀器與目標平面的相對位置精確和穩(wěn)定)、控制電腦及專業(yè)分析軟件。
為了確保測量的可比性和重復性,需要遵循標準化的檢測流程:
1. 環(huán)境控制: 在暗室或標準光照環(huán)境下進行,避免雜散光干擾??刂骗h(huán)境溫度、濕度在標準范圍內(nèi)(通常25±1°C, 相對濕度50%±10%)。
2. 儀器預熱與校準: 儀器需充分預熱至穩(wěn)定狀態(tài)(通常30分鐘以上)。每次測量前或按規(guī)程定期使用標準光源(如鹵鎢燈、LED標準燈)對成像色度計或色度計進行校準,確保其量值溯源至國家或國際標準。
3. 樣品準備與狀態(tài)穩(wěn)定: 被測樣品(顯示器、光源)需在額定工作條件下(電壓、電流、信號源)充分預熱(通常>30分鐘),達到熱穩(wěn)定和光學穩(wěn)定狀態(tài)。
4. 測量設置:
5. 圖像采集: 將目標平面充滿成像色度計的視場(或按標準定義區(qū)域),確保鏡頭對焦清晰,無畸變干擾。在選定的測試畫面下采集亮度圖和色度圖數(shù)據(jù)。
6. 數(shù)據(jù)分析: 利用儀器配套的專業(yè)分析軟件:
7. 結果報告: 清晰報告測量條件(環(huán)境、儀器型號、設置參數(shù))、測試畫面、分析區(qū)域、關鍵指標結果(Lmax, Lmin, Lavg, LUI, Δu'v'max, Δu'v'avg, ΔCCTmax等)、均勻性分布圖(偽彩色圖或等高線圖)以及Mura評估結果(如果適用)。
不同行業(yè)和應用領域有相應的標準規(guī)范空間顏色不均勻性的測量和評價方法:
1. 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2.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3. 國際顯示計量委員會 (ICDM): 發(fā)布的《信息顯示測量標準》(IDMS) 是顯示測量領域最權威、最全面的指南之一,其最新版本詳細規(guī)定了各種顯示參數(shù)的測量方法,包括空間均勻性(亮度、色度、白點均勻性)測量、Mura評估等。
4. 國際照明委員會 (CIE): CIE 15, CIE 177等文件雖然主要定義色度學和測量基礎,但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如色差公式、色度圖應用)是空間色度均勻性測量的理論基礎。
5. 行業(yè)/地區(qū)標準:
6. 企業(yè)/客戶規(guī)范: 許多終端品牌廠商(如Apple, Samsung, LG, 汽車主機廠)會對供應商提供的顯示或照明模組制定極其嚴格的自有空間顏色均勻性規(guī)格和測試方法。
綜上所述,空間顏色不均勻性測量檢測是一個融合精密儀器、標準化方法和嚴格標準的綜合性過程。通過準確評估亮度、色度和色溫在二維平面上的分布特性,制造商能夠有效控制產(chǎn)品質(zhì)量,提升用戶體驗,滿足日益提高的視覺品質(zhì)要求。遵循相關標準和采用合適的儀器(特別是成像色度計)是確保測量結果準確、可靠、可比的關鍵。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33免責聲明